7月6日,青海科技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举措》。文章表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积极推动多元清洁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基于太阳能梯级综合高效利用的多能联供、多能联储技术;制定储热系统综合调控策略,强化储热单元传热、储热性能,开展光伏、光热、地热、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具有国际权威的光伏发电综合效能评价方法、检测手段和相关标准体系,实现高效储能系统集成与工程实证技术应用,提高光伏、光热利用整体系统效能;开展节能、新能源建筑技术研发与示范。
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集成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太阳能风能大规模低成本制氢技术、光伏制/储/加氢及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农村牧区和生态涵养区的氢能利用新技术,研发氢能多元利用技术,开展零碳社区和低碳交通的可再生能源与氢能集成供能示范。推进氢能在盐湖化工、能源化工、冶金等领域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试点,探索氢能在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打造“青海绿氢”品牌。以下为原文: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举措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科技工作政治站位,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按照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结合省科技厅实际,提出如下工作举措。一、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一)加强生态文明研究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服务平台和野外科考基地,加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建设,打造全球重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创新高地。(二)开展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开展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维持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科研攻关。(三)着力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围绕种养结合、加速传统放牧方式转型升级,开展青稞、蚕豆、玉米等农牧兼用型作物丰产栽培、绿色舍饲养殖业标准化体系构建等工作。进一步强化黑土滩治理科技支撑,研究降低修复成本,结合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强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我省退化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提高。聚焦我省特色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区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科技需求,继续推进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青藏高原现代牧场技术研发与模式示范”,打造特色示范牧场,实现高原生态畜牧业差异化发展,为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及模式。二、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一)加大盐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导向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效开发,推进钾资源可持续保障、镁资源多元高值化开发、锂资源精深加工、钠资源深度利用、卤水稀散元素高效提取、盐湖跨界融合、智能化生产等新技术应用,支持“卡脖子”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性技术和先进技术集成研究和转化应用技术创新。积极参与盐湖产业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支撑盐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推进盐湖镁重点项目组织实施。重点开展盐湖电解金属镁关键技术攻关,镁基功能材料、镁基能源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高附加值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揭榜挂帅”试点。推进镁基土壤修复材料制备及产业化示范,通过“帅才科学家负责制”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为盐湖镁规模化、高值化系列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三)推进盐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建盐湖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效衔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开展盐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技术路线选择、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全球人才对接、风险投资、战略咨询等工作。积极争取创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盐湖科技创新平台,探索打造政产学研用金介紧密结合的第三方新型研发机构,显著提升盐湖产业科技咨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重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和培养等能力,全方位支撑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四)鼓励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成立多层次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新建、入股、并购等方式,建立高水平国家、省、市(州)级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五)梯次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引进省外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我省。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引进培育一批创新竞争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通过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加强和规范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管理,引导孵化载体提升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三、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一)积极推动多元清洁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基于太阳能梯级综合高效利用的多能联供、多能联储技术;制定储热系统综合调控策略,强化储热单元传热、储热性能,开展光伏、光热、地热、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具有国际权威的光伏发电综合效能评价方法、检测手段和相关标准体系,实现高效储能系统集成与工程实证技术应用,提高光伏、光热利用整体系统效能;开展节能、新能源建筑技术研发与示范。(二)开展能源材料技术创新。加强新型储热材料制备、锂电相关基础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发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等核心零部件,推动锂电产业集聚发展。以绿色循环发展为目标,加快培育新能源产品及材料循环利用体系,开展材料回收、循环使用技术攻关,突破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制约。(三)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集成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太阳能风能大规模低成本制氢技术、光伏制/储/加氢及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农村牧区和生态涵养区的氢能利用新技术,研发氢能多元利用技术,开展零碳社区和低碳交通的可再生能源与氢能集成供能示范。推进氢能在盐湖化工、能源化工、冶金等领域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试点,探索氢能在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打造“青海绿氢”品牌。(四)加快干热岩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共和盆地为重点,开展高温岩体破碎机理等基础性研究,加快高温硬岩钻完井技术攻关,开展干热岩勘查、开采技术研究等,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能力。推动热水资源在温室种植、低温热水发电、温泉药浴、供暖洗浴等方面应用,为远期在全国率先建成商业化干热岩发电示范项目奠定基础。(五)强化风光储综合智慧能源融合技术创新研究。围绕储能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实现新能源电量时移,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特性与需求不匹配问题;研究和开发储能和能量管理系统,完善风光储系统控制技术和新能源电站电网控制技术,建立风光储系统试验实证研究环境,研究不同储能电池在实证环境下电池性能衰减及失效机理,研究储能系统寿命管理评估方法,开发电池全生命周期测评技术;基于数字化技术开展储能可重构应用研究,挖掘不同储能技术的互补性,实现多种储能技术互补应用。积极筹建先进储能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六)加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突破高原特高压输电、全清洁能源调度、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智能电网多信息融合自愈、电力信息与控制安全、用户智能互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开展智能电网电力市场机制与互动机制研究,构建青海省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基础,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和消纳。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一)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科技与旅游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手段,开展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共享、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安全监管共性技术、文化领域标准规范研究,推动建成青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技术研究体系,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二)研发应用多通道多模态智媒融合系统。通过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数字协调传输与网络资源综合调度技术,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开展应用示范,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建设青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挖掘中的应用,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创新设计和数字新媒融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搭建创新平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将青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序列,促进青绣产业快速发展。五、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一)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发挥青海农牧资源优势,强化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关键技术支撑;聚焦农牧业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强科研基础平台,重点创建国家牦牛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团队;聚焦增强标准化绿色生产供给能力,重点做好现代育种、绿色高效种养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集成示范等工作;聚焦产业发展链条优化提升,重点做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标准化集成应用等工作,推动建立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聚焦夯实绿色有机发展基础,重点做好化肥农药双减、农牧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生态畜牧业提质增效等工作。(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和乡村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做好“科技小院”“农业科技园区”等基层创新平台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和县域创新试点县培育,打造基层绿色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区和民族团结“八进”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组织厅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厅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机关干部学习、培训计划,采用支部集中学习、干部在线网络教育等形式,对照身边尕布龙、尖措等少数民族先进典型事迹,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交流讨论。运用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