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佛造像雕塑流传时间长久,从最初的崖刻石雕大佛发展到后来的泥塑佛像、木雕佛像、夹紵佛像、金铜佛像等等,种类繁多,共同谱写了中国宗教造像艺术灿烂辉煌的篇章。诸多材质宗教像中,古代木雕造佛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也是佛教艺术中不可忽视的组成因素。
宋或金木雕自在观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宋元时期,单体造像较少采用石刻形式,多用木雕、瓷塑等形式。此时期木雕佛造像走向兴盛,在前朝佛教文化的基调上,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如木雕观音和罗汉类造像,装饰上多饰彩绘,脸涂红色,发染黑色,服饰多涂绿、黑等颜色,使造像更具生活气息,也是佛教造像世俗化的具体表现。可以说佛造像走出了以往浓厚的宗教氛围,日益接近民众的社会生活,身体造型逐渐靠近现实中人,形成了充满情趣的佛教造像。
南宋木雕水月观音
伦敦斯匹尔曼东方艺术馆藏
观音菩萨在佛教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经过历代的演化和解读,通过逐渐世俗的表现深入人心,在后期的佛教美术中所占比重最大。斯坦因在敦煌石窟所发现的唐代《水月观音图》是现存发现最早的水月观音形象。图中观音一手托宝瓶,一手持柳枝,坐在石岸,水中莲花和岸上绿竹相映,构成美而无暇的景象。在敦煌,还有不少石窟壁画里,也展示着大大小小的水月观音。
唐代末期~五代初期《水月观音图》
英国博物館,斯坦因在敦煌发现
水月观音的出现,是唐代美学的创新,佛教艺术的柔美意象在这里得到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展现,佛教艺术中山水和人物也组成了严谨工笔花鸟的风采。更可贵的是,水月观音形象也同时进入民间艺术各种题材,装饰着普通老百姓的心灵和生活。
元末木雕彩绘自在观音坐像高30cm
成交价:RMB,
古天一春季拍卖会
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勾勒了一个水月观音的优美场景:“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金元木雕加彩水月观音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明代,各种观音造像层出不穷,水月观音是当时主流的观音造型,不仅仅是木雕,竹根雕、牙雕、石叟铜塑、德化窑均有表现。通常观音菩萨坐水中石上,左腿垂下或盘起,右腿支地,左手扶地,右手搭在右膝上,所谓游戏坐。观水中月,有的用圆形的头光或身光代表月轮,又在石上放置净水瓶。
明代木雕描漆水月观音坐像高88cm
成交价:RMB1,,
古天一春季拍卖会
古天一拍卖曾于年春季组织国内首场木雕佛造像专场拍卖,其中一件木雕描漆水月观音坐像便是典型的明代造像风格,这件水月观音周身描漆,衣饰线条曲卷流畅,呈现出明代木雕工艺之娴熟,艺术之精美,当时以.25万元的价格成交。
从历代丰富的观音造像可以看出观音菩萨所承载的宗教功用和历史影响,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观音文化,体现在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等各个艺术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佛教文化与大众更加亲近。
木雕观音造像欣赏
北宋木雕观音
美国PORTLAND艺术博物馆藏
宋代木雕加彩观音坐像
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金元木雕水月观音像
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金代镀金木雕观音
美国耶鲁大学画廊藏
金代木雕加彩观音坐像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金代木雕观音
荷兰阿姆斯特丹RIJISMUSEUM艺术博物馆藏
明洪武木雕水月观音菩萨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末清初木漆金自在观音坐像高59.3cm
成交价:RMB,
古天一春季拍卖会
清代木漆金自在观音菩萨坐像
首都博物馆藏
如何分享与